IES 标准 涵盖整个照明产业链。其中,与太阳能路灯(兼具“照明功能”和“新能源电源特性”)直接相关的标准主要关注光学性能、照明效果、能效、可靠性四个维度。
标准类别 | 主要 IES 标准(示例) | 核心控制内容 | 太阳能路灯的意义 |
光学性能测试 | IES LM-79-23(固态照明产品光电性能测试) | 规定了LED光源/灯具的光通量、光效、色温、显色指数(CRI)、色品坐标等参数的测试方法。 | 太阳能路灯核心部件(LED灯头)的光学性能是否符合标准,直接决定了照明亮度和光色稳定性。 |
照明设计规范 | IES RP-8-18(道路和停车场照明推荐规范) | 明确不同道路类型(主干道、次干道、人行道)的照明水平(平均照度、照度均匀度、眩光限制)。 | 对太阳能路灯的“配光设计”(如路灯透镜的角度)和“安装方案”(间距、高度)提供指导,确保满足道路照明需求。 |
能源效率和节能 | IES LM-80-20(LED光源光通维持率测试) | 需要测试LED光源在不同温度下的光通衰减曲线,以评估其长期光效稳定性(通常测试6000/10000小时)。 | 太阳能路灯依靠蓄电池供电,光效稳定性高可以降低能耗;同时,光通维持率决定了路灯的“使用寿命”(避免过早变暗)。 |
可靠性和环境 | IES LM-66-19(照明产品环境耐久性测试) | 包括高低温循环、湿度、振动、防尘防水(与IP等级配合)等环境测试要求。 | 太阳能路灯大多使用在户外(高温、暴雨、沙尘等恶劣环境下),产品的耐候性必须通过此标准验证。 |
【太阳能路灯工厂产品及IES相关核心场景】
从产品研发到工厂测试、市场交付,IES标准贯穿于整个工厂流程,为产品竞争力提供核心基础:
1. 产品开发阶段:以IES标准作为设计基准。
配光设计:根据IES RP-8-18中对不同道路的照明要求(如主干道平均照度≥20lux、均匀度≥0.4),调整LED灯头配光曲线(如采用“蝙蝠翼”配光,减少眩光,提高路面均匀性),确保路灯照明满足场景要求。
光源选择:依据IES LM-79要求,选用光效≥130 lm/W,CRI≥70的LED光源(路灯要求显色性适中,但需保证清晰度)。并采用IES LM-80验证光源10000小时后光通维持率≥90%,避免长期使用后亮度不足。
2. 生产测试:基于IES标准的资格认证
工厂必须建立符合IES标准的光学实验室,并对每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。重点检测项目包括:
光通量/光效测试:使用积分球(符合IES LM-79)测量LED灯头的实际光通量,确保与设计值的偏差≤±5%;
配光曲线测试:利用测角光度计绘制配光曲线,验证路灯在0°-180°角度内的光强分布是否满足IES RP-8道路照明要求(例如,路面垂直照度≥3 lux,眩光避免等级(UGR)≥19);
环境耐久性测试:按照IES LM-66标准,路灯经过-40°C至+60°C高低温循环测试(50次循环)和95% RH恒湿测试(1000小时),以验证灯壳、密封件和内部电路的可靠性。
3. 市场交付阶段:使用 IES 作为合规认证
出口市场:欧美、东南亚等地区客户通常要求太阳能路灯提供“符合IES标准的测试报告”(例如SGS、Intertek等第三方实验室出具的IES LM-79/LM-80测试报告)作为清关验收的依据。
国内项目:政府道路改造、工业园区建设等项目招标文件往往明确要求路灯“满足IES RP-8照明性能标准”。工厂需提供相应的测试报告及设计方案,以证明其产品符合项目要求。
推行IES标准,不仅满足了市场的合规需求,更能通过标准化的设计和测试,提升产品的照明稳定性、能效、户外耐久性,这是太阳能路灯从“能用”走向“好用”的核心点。
留言
扫描至微信 :
扫描至 WhatsApp :